青贮玉米响应国家粮改饲政策,助农脱贫,自从种植青贮玉米后,甘肃临夏州的农民朋友都喜气洋洋。
“粮改饲”,青贮玉米种植为甘肃临夏州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产生了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效应。临夏州通过“粮改饲”,种植青贮玉米等一系列探索实践,不断拓宽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道路,打造临夏品牌饲料和养殖,形成绿色循环、多方受益的发展新格局,成为产业扶贫的有效手段。
变废为宝 秸秆当作草料卖
“以前扔掉的玉米秸秆不仅能变成好饲料,而且未成熟的玉米也可以包扎成青贮饲料。”十里墩村党支部书记马忠海说,过去种玉米卖玉米,扣除种子、化肥和人工成本,即便是丰年也赚不到钱。2016年,他在村民怀疑的目光中,将家里5亩旱地改种青贮玉米铁研53,虽然还种玉米,但是卖给养殖企业,1亩的年产值能超过4000元,比过去翻了一番。而在粮改饲之前,全县全膜玉米平均亩产也只有830多公斤,每亩地收入最多只有2000多元。
“粮改饲”不仅让玉米秸秆变废为宝,改善农村环境,更有效推动了当地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,同时也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。短短一年时间里,十里墩村养殖就翻了翻,全村增加了1400头牛,19000只羊。
据广河县农牧局局长马进福介绍,“粮改饲”项目已融入该县特色养殖产业的种养售、深加工、冷链运输“一条龙”扶贫产业链。
粮饲兼用青贮铁研53规模化生产种植收割现场观摩会,一株株玉米秸秆经过全程机械化收割、粉碎、发酵,制作成一袋袋青贮饲料。“干草的营养率不到5%,而青贮的营养率能达到70%。”当地的农民说,过去一到冬天,饲料价格上涨,我们只能给牛羊喂干草;现在有了青贮饲料,可以喂牛,可以储存,还可以销往全国各地,企业和农户实现了种养双赢。
“粮改饲”工作已成为临夏州立足旱作农业发展的现实特征、顺应市场规律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,也是临夏州推进农村“三变”改革和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。
上一篇: 青贮玉米铁研53观摩会现场气氛热烈